来源:雪球App,作者: 拉布拉多OOO,(https://xueqiu.com/1794089890/341444858)
永辉超市的“不变”与“变化”一、永辉超市门店分布(一二三线城市)(一)2025年永辉超市全国总体分布情况2025年,永辉超市在全国范围内约有600家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处于调改中或已完成“胖东来模式”调改。由于永辉超市正在推进战略调整,包括关闭低效门店(2025年计划关闭250-350家)和加速调改优质门店,实际分布数量可能随时间和调改进度动态变化。(二)胖改后永辉超市在各省市的具体分布情况(截至2025年7月)1. 北京市调改门店数量:至少9家(如丰科万达广场店、房山印象城店等)代表门店:丰科万达广场店(7月5日开业)、石景山喜隆多购物中心店等2. 天津市调改门店数量:2家代表门店:SM滨海广场店(1月开业)、滨海万达广场店(6月开业)3. 江苏省调改门店数量:至少10家(含南京、苏州、扬州等城市)代表门店:南京江宁万达广场店(第100家调改店,6月开业)、苏州吴江吾悦广场店(7月开业)、扬州万达店等4. 福建省调改门店数量:至少13家(福州为主)代表门店:福州华林店、福新店、滨江金榕店(预计8月开业)、长乐万星店、世纪金源店等其他城市:福清、泉州等亦有调改门店5. 河南省调改门店数量:至少10家(郑州为核心)代表门店:郑州信万广场店(首家胖改店)、瀚海海尚店、巩义正上豪布斯卡店、鹤壁万达店等6. 广东省调改门店数量:至少8家(含惠州、广州、深圳等)代表门店:惠州大亚湾万达广场店(6月开业)、广州南沙万达店、深圳宝文店等7. 浙江省调改门店数量:至少7家(杭州、义乌、宁波等)代表门店:义乌吾悦广场店(6月开业)、杭州拱墅万达店等8. 四川省调改门店数量:成都及周边地区代表门店:成都时代豪廷广场店(已闭店)、调改中门店如星沙松雅湖店等9. 陕西省调改门店数量:至少5家(西安为主)代表门店:西安中贸广场店(自主调改首店)、未央万达店等10. 山西省调改门店数量:至少4家(太原、大同等)代表门店:大同万达广场店(6月开业)、太原吾悦店等11. 重庆市调改门店数量:至少3家代表门店:渝北吾悦广场店、大渡口万达店等12. 其他省份安徽省:合肥、芜湖等城市,如合肥宝文店(6月开业)河北省:石家庄、邯郸等,如石家庄裕华万达店湖北省:武汉、襄阳,如襄阳民发广场店(6月开业)辽宁省:沈阳沈北吾悦广场店(调改后盈利)黑龙江省:原永辉门店12家由比优特接手,永辉退出该省吉林省:原门店6家闭店后转交比优特,永辉仅保留辽宁区域永辉超市门店主要分布在一二三线等城市,主要集中在闵江浙沪京津等区域二、主要受众群体(一)核心用户定位永辉明确将目标客群定位为中产及小中产家庭(规模约6-8亿人),强调品质消费与高性价比的结合,覆盖对商品质量、服务体验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二)分区域购买群体分析1. 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主要群体:年轻白领与都市中产:追求“质价比”,注重商品新鲜度(如现制熟食、烘焙)、便捷服务(如海鲜现杀、免费菜谱)及购物体验(如开放式布局、休息区)。家庭用户:偏好一站式购物,关注生鲜、即食、即热、即烹品类及自有品牌商品(如永辉农场直供)。典型案例:上海青浦、嘉定的“胖改”永辉吸引年轻人,客单价提升近20%;广州南沙万达店因现制餐饮区和烘焙爆款成为家庭客群热门选择。2. 二线城市(如成都、西安、杭州、南京)主要群体:本地中产家庭:对区域特色商品(如西安冰峰汽水、成都火锅底料)和品质服务(如海鲜打氧、肉禽定制化处理)需求较高。年轻化客群:受调改后年轻化场景(如萌宠互动区、多巴胺能量站)吸引,购买力集中在休闲食品、健康饮品等。典型案例:西安北辰东路店引入本地酱卤食品,客流量增长显著;南京江宁万达店通过“工匠计划”提升员工服务专业度,吸引家庭用户。3. 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主要群体:家庭主妇与中老年消费者:依赖永辉的生鲜直采和低价策略(如日清机制、直采价优势),关注日常必需品供应。下沉市场新中产:随着调改推进,逐渐接受品质化商品(如进口水果、有机食品)。典型案例:河南郑州、河北石家庄的调改店通过“胖东来同款”商品(如DL矿泉水、燕麦片)吸引本地客群;湖北襄阳、安徽合肥的门店因价格优势成为社区核心购物场所。(三)细分消费场景下的群体特征高频刚需用户:生鲜与日用品购买者:覆盖全年龄段,尤其是家庭主妇和中老年群体,依赖永辉的生鲜直采和“日清折价”机制。品质升级用户:年轻家庭与白领:偏好自有品牌(如永辉优选系列)和生鲜、即食、即热、即烹品类,注重商品健康属性(如无添加剂烘焙、低脂熟食)。永辉2025年的购买群体以中产及小中产家庭为核心,通过分区域调改策略精准覆盖不同消费层级:一线城市:年轻白领、都市中产;二线城市:本地中产、年轻化客群;下沉市场:家庭主妇、新中产。三、购买人员对永辉的认可度及不接受可能存在的原因(一)品牌认可度提升的驱动因素调改门店的沉浸式体验与品质升级场景创新:2025年永辉完成超百家“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通过主题IP馆(如史努比乐园、奥利奥联名馆)、烘焙熟食专区等年轻化设计,吸引家庭用户和年轻群体。苏州吴江吾悦广场店调改后,客单价提升15%-20%,客流量增长显著。商品矩阵优化:聚焦“民生优品+品质甄选”策略,引入DL系列(胖东来同款)、永辉优选自有品牌,覆盖健康食品、日用品等高频需求,强化“优质平价”定位。品牌活动与营销创新“717好吃节”效果显著:活动期间联合超100家品牌推出定制新品,结合夏日场景(如小龙虾尾、凉皮套餐)和沉浸式互动,吸引消费者参与,社交媒体话题曝光量超10亿次,品牌曝光度提升。供应链透明化:推行“裸价直采”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部分调改店销售额同比增幅达30%。消费者满意度提升服务细节优化:调改门店增设宠物寄存、血压测量等便民设施,生鲜区执行“468鲜度原则”(4小时八折、6小时六折、8小时下架),提升购物体验。员工福利改善:一线员工薪资提升22.5%,服务专业度提高,部分门店投诉率下降10%。(二)信任度面临的挑战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抽检不合格事件:2025年河北永辉保定分公司羊肉金霉素超标2.5倍,福建永辉三明门店正蟹镉超标,浙江、湖北等地多次抽检发现农药残留、二氧化硫超标等问题,累计新增52件投诉。消费者信任受损: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永辉投诉量同比增加18%,涉及食品安全、价格欺诈(如“反向抹零”)等问题,部分消费者转向其他商超。业绩波动与战略调整风险营收下滑:2024年营收675.74亿元,同比下降14.07%;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降幅达79.96%,调改门店短期内导致收入下降。供应链改革争议:叶国富推动的“去中间商”策略引发部分供应商抵制,部分商品因直采模式调整出现断货,影响消费者购买体验。区域市场分化一二线城市认可度较高:调改门店通过品质和服务提升,吸引中产家庭用户,但三四线城市因食品安全问题和价格敏感度,信任度恢复较慢。东北地区退出市场:原12家门店转交比优特运营,消费者对品牌连续性产生质疑。四、主要竞争对手(一)传统连锁超市沃尔玛(中国)核心优势:全球供应链网络、低价策略、会员制渗透(如山姆会员店)。竞争表现:2024年山姆会员店在中国新增12家门店,年销售额突破1200亿元,以“大包装+高性价比”策略直接冲击永辉家庭客群。对永辉影响: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形成挤压,尤其在生鲜和自有品牌领域。大润发竞争策略:通过数字化转型(如“店仓一体化”)提升线上订单占比,与永辉争夺即时零售市场。案例:2025年高鑫零售与美团合作,前置仓业务覆盖全国200个城市,分流永辉生鲜客群。(二)会员制商超山姆会员店(沃尔玛旗下)核心策略:会员费+高性价比商品组合,2024年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18%,自有品牌“Member’s Mark”占比超20%。对永辉挑战:永辉胖改店虽定位中高端,但山姆在供应链和会员服务上仍具优势,尤其在一二线城市。Costco(开市客)市场动态:2025年在中国新增上海、苏州等门店,但因选址偏远(依赖自驾)及商品本土化不足,市场渗透率低于山姆。潜在威胁:若未来优化供应链和线上配送,可能进一步挤压永辉高端客群。(三)社区生鲜与即时零售平台盒马鲜生竞争模式:线上:前置仓+即时配送(30分钟达),2024年线上订单占比63%,与永辉合作美团前置仓形成差异化竞争。线下:调改门店聚焦“硬折扣”和高频刚需(如盒马NB店),下沉至县域市场。直接冲突:永辉胖改店在一二线城市与盒马争夺中产客群,但盒马在数字化和供应链效率上更占优。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竞争特点:低价策略:美团优选生鲜损耗率控制在3%,复购率62%;多多买菜通过“百亿补贴+社交裂变”抢占县域市场。分流效应:2024年美团优选市占率18.3%,分流永辉生鲜客群(如低价蔬菜和日用品)。钱大妈、生鲜传奇社区生鲜:钱大妈:以“不卖隔夜肉”和定时折扣模式,2025年门店超3000家,生鲜损耗率仅5%。生鲜传奇:合肥地区毛利率28%,计划2026年全国门店达500家,挤压永辉社区店份额。(四)区域零售龙头步步高(ST步步高)区域优势:在湖南市场通过“超市+购物中心”双业态组合,毛利率22%(高于永辉5个百分点),形成区域壁垒。比优特扩张动作:2025年收购永辉黑吉两省12家门店,东北区域门店数达51家,直接替代永辉在该市场的份额。永辉区域竞对案例:河南胖东来:永辉调改店虽学习其模式,但胖东来依托区域垄断和员工高福利(利润95%分给员工),仍具不可复制性。广东钱大妈:在华南地区与永辉争夺生鲜刚需市场。(五)竞争格局总结核心矛盾:永辉在高端化调改(客单价提升20%)与消费降级趋势(价格敏感客群流失)间面临抉择。短期压力:山姆、盒马、社区团购平台在价格、效率和体验上的多维挤压。长期挑战:需平衡全国扩张与区域化适配,同时应对名创优品入股后供应链整合的不确定五、胖改后的永辉是否还具备发展潜力(一)商品结构优化:从“性价比”到“质价比”高毛利品类占比提升进口商品与自有品牌:调改门店进口商品占比提升至15%-20%(如上海浦江万达店),自有品牌销售占比从3%提升至8%-12%,目标3-5年内达40%。2025年计划孵化10个亿元级单品(如永辉优选伊利鲜奶、DL精酿啤酒),直接拉动利润增长。生鲜与加工品升级:生鲜损耗率从8%降至3.5%,即食、即热、即烹品类占比提升,客单价增长超20%(如北京房山印象城店日均销售额165万元)。区域化商品矩阵引入本地特色商品(如西安冰峰汽水、西凤酒、遵义辣椒酱),覆盖下沉市场消费偏好,差异化竞争。(二)供应链深度重构: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裸价直采”战略砍掉60%中间商,采购成本降低15%,全国采购中心从26个压缩至5个,锁定200家核心供应商,提升议价权。与胖东来共享供应链资源(如DL系列商品),强化核心单品竞争力。数字化供应链管理通过“一店一策”动态调整商品结构,结合会员数据分析优化库存,降低损耗率(生鲜损耗率3%-4%为行业标杆)。(三)场景体验升级:从“零售空间”到“生活中心”沉浸式消费场景调改门店拓宽主通道至3米,货架高度统一至1.6米,增设宠物寄存、血压仪、餐吧等便民设施,提升购物体验。合肥瑶海万达店通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定位,客流量增长超50%。引入IP联名商品(如史努比、奥利奥主题馆)吸引年轻客群,客单价提升15%-20%。服务标准化与鲜度管理执行“468鲜度原则”(4小时八折、6小时六折、8小时下架),食品安全可视化,强化消费者信任。(四)线上业务协同:即时零售与全渠道融合“到店+到家”双轨模式线上订单占比持续提升,2025年Q1超50%订单来自“线下体验+线上下单”融合模式,与美团、饿了么合作前置仓覆盖3-10公里即时需求。2025年计划新增200家前置仓,重点布局郑州、合肥等消费力强的城市,客单价超160元(北京房山店案例)。私域流量运营名创优品入股后,共享2000万私域用户,通过O2O合作反哺线下客流,提升会员复购率。(五)组织与效率变革:人效与单店盈利突破员工激励与技能提升推行“工匠计划”,一线员工薪资提升32.7%至5039元/月,离职率显著下降,服务专业度提高(如郑州门店分红1139万元)。门店面积优化至2500-3000㎡,单店用工从200人降至120-150人,人效提升30%。单店盈利模型验证2025年Q1,41家稳态调改店累计盈利7472万元,日销较调改前增长2-3倍,成本端优化空间超数千万元(租赁、人效等)。(六)区域扩张与品牌升级下沉市场渗透调改店覆盖全国66个城市,加速三四线城市布局(如湖北襄阳、安徽合肥),通过“高质价比”策略抢占区域零售市场。东北市场退出后,聚焦中西部及东南沿海高增长区域。品牌溢价能力提升调改后门店坪效回升至1.2-1.5万元(接近2019年水平),消费者对“胖东来同款”标签认可度高,品牌溢价空间打开。潜力与风险并存核心潜力:商品结构升级、供应链效率提升、场景体验创新、线上融合深化,支撑永辉在2026年实现300家调改店目标,营收与利润双修复。关键挑战:食品安全管控(2025年抽检不合格事件频发)、区域化适配能力、与名创优品协同效应的持续性。